“华能光伏毁林草地”:这些疑点还需深挖
21日,华能集团官网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靖边光伏项目有关报道的说明》称,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隶属于华能陕西发电有限公司,负责开发陕西靖边光伏电站。项目采取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经公开对外招标选定建设方。该项目用地由靖边电力有限公司从陕西华益塑夏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益”)转租,
华能集团指出,已责令靖边光伏项目现场实施工程单位立即停工,由陕西公司及其所属靖边电力有限公司配合总部调查组核查有关情况,并及时公布调查进展情况。
12月21日下午,靖边县委宣传部官方微博“靖边宣传”也发文回应称,针对媒体《华能陕北光伏项目施工,推平毛乌素沙漠千亩林草地》的报道,该县格外的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合调查组。
据了解,2017年,靖边县通过招商引资引来中国华能集团光伏项目,负责项目开发的是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
受靖边县林业局委托,北京中林国际林业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11月25日对华能陕西靖边东坑伊当湾村光伏项目的现场进行勘验鉴定,得出结论:检验判定的区域地表植被已被完全破坏,鉴定面积为2764.11亩。
而根据国家森林法规定,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
记者在靖边县林政稽查大队拿到的林木采伐许可证存根显示,采伐证发证日期是2019年6月18日,规定采伐面积219.683公顷,株数2483株,采伐树种为杨树,期限6月18日至7月2日共15天。
村民说,华益公司今年5月初开始伐树,直到6月中旬才办理了“林木采伐许可证”,此前属于非法采伐。而且,采伐证上规定的可采伐量与实际采伐数字差距很大。
此外,村民还质疑:采伐证限定的树种为杨树,为什么区域内的樟子松以及花棒、沙柳等灌木也未能幸免?
据村民说,今年,伊当湾村二组村民马海军在家中招呼原西庄村民,选自己为小组长,并开始行使组长之权。他召集部分村民,联合华益公司向每户发放1万元,“一手发钱一手签字按印”。最终,他以伊当湾村(西二组)“法定代表人身份”和华益公司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
记者拿到的一份“土地承包合同”显示,华益公司与马海军于今年4月8日签订了承包合同。双方同意承包按30年计算,承包金包含土地承包费和所有附着物补偿款全部在内,每亩3100元,总亩数3000亩,合计总承包价930万元,平均103元/亩/年。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土地要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但是,很多村民表示,并没见过马海军签订的这份“承包合同”。
此外,村民认为,马海军不能代表小组村民的全体意志。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历史原因,伊当湾村二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这个共有90多户约500口人的村小组,在20世纪80年代曾被分为东庄和西庄,之后又合并为一个组。按照目前的行政区划,伊当湾村二组组长只有一人,是殷文成而不是马海军。伊当湾村委会于11月24日专门出具了一份书面证明:二组组长村委会只认一个,为殷文成。证明下方有村委会成员和村民等115人的签名和手印。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21日在官网发布“说明”称,靖边光伏电站项目采取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经公开对外招标选定建设方,华益与华能系统无关联关系。
一份今年6月签订的《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东坑伊当湾100MW光伏发电项目土地租赁合同》显示,华能靖边公司从华益公司租用的土地为3150亩,租期20年,期满后免费使用该土地5年,实际年限为25年。租金为450元/亩/年,总金额2835万元。
华能集团为何不直接向村民承包土地,而采取从华益公司转租的方式呢?天眼查信息数据显示,华益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8日,法定代表人为高宇,注册地在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注册资本300万元人民币。由高荣荣、高宇两名自然人股东分别持股52%和48%。村民和记者说,高宇是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人。
记者多次联系华益公司法人高宇采访,但手机一直无人接听,发信息也没得到回复。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通过严格林地用途管制,严厉打击毁林开垦和违法占用林地等措施,防止林地退化,减少林地逆转流失数量。
那么,项目用地是否为林地呢?2017年5月10日,靖边县国土资源局(现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的文件显示,伊当湾光伏项目用地约3290亩,总投资7.8亿元。其中建设用地9.41亩,未利用地3280亩。靖边县常务副县长孟春伟和记者说,建设用地已于2019年10月18日报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审批。
靖边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表示,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国土管理部门认为该地块为未利用地。林业局负责人称,目前该地块的性质为牧草地。牧草地属于非林地,不归林业部门管。
记者在靖边县林业局林保数据库调出2013年的数据,查询发现,伊当湾光伏项目用地标号为0172,属于宜林沙荒地,也就是宜林地,从大类看即为林地。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该地块的性质在几年间悄然发生了变更。
有专家指出,一般而言,土地用途变更需要严格的审批,尤其是近3000亩林地变更为非林地是不小的数字,变更应该不容易。
一位林业系统负责人和记者说,各级林业部门年年都会根据真实的情况进行林地变更,通常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核。但是,把本是林地的区域变更为非林地,明显会对土地上种植的树木保护产生不利,其变更原因令人费解。
多年来,国家补贴光伏行业,初衷是着眼未来,希望技术的发展能逐步的提升转化率与发电效率。但对光伏发电运营方来说,迅速建站做大规模,是获得政策补贴的红利的直接办法。大规模、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因而土地问题与拖欠补贴、弃光限电一起,被并称为光伏行业三大难题。
按照国土资规5号文,使用戈壁、荒漠、荒草地等未利用土地的,对不占压土地、不改变地表形态的用地部分,可按原地类认定。多年来,企业默认光伏场区用地不占压土地、不改变地表形态。这也带来了土地使用合规性的隐患,比如华能光伏这一个项目,施工毁坏林草地,难道符合规定?
随之而来的还有土地使用税问题,这也是相关政策不明确遗留下来的,光伏电站用地要不要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尚不明晰,而缴税额度和缴纳面积也存在差异。
华能集团在回应中表示,“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稳步的增长”,事实上,经济稳步的增长和生态环境,并非绝对的对立关系。例如,光伏硅材料生产环节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四氯化硅等,如何经济可行的处理,有赖于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良。
宽松的政策与补贴不是免费的。若无法逐步的提升技术水平和转换效率,补贴不可持续。从技术经济角度,合理的用地规模,既制约也驱动着光伏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材料运用,光电转换效率将来应当提高到30%左右。
中国光伏行业从技术到规模问鼎全球,现在,或许正是逐步解决发展初期的代价和遗留问题的时候了。
云测 A P P,您的私 人 舆 情管 家,致力于个人网络舆论情况安全管理,为您提供集声誉测评、风险数据查询、风险预警、危机应对等功能于一体的个人端网信健康解决方案。安 卓应用商店搜索“云测”直接下 载,或是搜 索小 程 序“云测一下”,随时随地,想测就测!